【微创骨科•新突破】“镜”显神通,让您“脚踏实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然而足跟的剧烈疼痛感却让人们寸步难行。近日,日照市康复医院骨科团队运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成功治疗一名跟痛症患者,给广大顽固性跟痛症患者带来微创治疗的新途径。
张大叔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底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左足跟部为重,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曾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左底喷涂,效果欠佳。近日因疼痛难忍,无法正常行走,影响正常生活,门诊就诊,行左足跟骨正侧位片示:左跟骨骨刺。为求进一步治疗,以“足底跟痛症”收治入院。
(入院影像结果)
骨科团队经过讨论,考虑到张大叔长期足跟部疼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利用关节镜技术实施微创手术切除骨刺,松解跖筋膜,从根本上解决张大叔足跟部疼痛问题。与张大叔沟通后决定为其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关节镜下跟骨赘生骨切除术+跖筋膜松解术。
术中,骨科团队取足跟部内缘两个3mm的小切口,利用关节镜直达病灶,在关节镜监视下予以刨刀清除骨膜、松解足底筋膜。并用刨刀将跟骨骨刺清除,同时予以跟骨上钻孔释放局部压力。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患者便可下床活动,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疗效非常满意。

(术后影像结果)
尹绍猛主任介绍,跟痛症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踝部疼痛症候群,步行或站立时疼痛加重。跟痛症的人群发病率约4%至7%,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肥胖、糖尿病、高弓足、扁平足及跟腱张力高是跟痛症的危险因素。在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为主要特征,呈针刺样疼痛。临床表现以单足或双足跟部在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为主要特征,典型症状是晨起或者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行走十余步后缓解、长时间步行或久站则疼痛又加剧。
关节镜下跟骨骨刺手术的特点
关节镜下跟骨骨刺手术属微创手术,传统切开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多,恢复时间较长等对比,而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能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后第二天即可逐步下地负重行走,无需长时间卧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