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感悟——杨雪
勤学如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医学的疆域,远非已知的图谱,而是一片广袤的“未知之海”。多年的临床实践如同在海岸边拾贝,虽有所获,却常感于深海之幽邃与自身之渺小。此次进修学习,于我而言正是一次珍贵的深潜。它并非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一场向医学内核的“溯源”之旅——旨在叩问疾病表象背后的逻辑,追寻那些临床难题的答案。
初至学术殿堂,于见微知著中重塑临床思维

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对专业的敬畏,我来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开启了这段宝贵的进修之旅。我深刻体会到,风湿免疫学的精髓,在于理解人体免疫系统这个“内在宇宙”的失衡与调控。导师们的临床思维,完美诠释了“于整体处把握系统关联,于细微处洞察免疫痕迹”的理念。他们对一例疑似病例的剖析,从指端微小的甲周毛细血管袢异常,到面颊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都严谨求证,最终锁定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这种将局部体征与全身免疫状态紧密联系的诊断艺术,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临床观察维度,深刻认识到唯有建立系统性的诊断思维,方能穿透表象,触及疾病本质。
紧跟医学前沿,以新知驱动诊疗精准变革

本次进修的核心,是系统学习风湿免疫领域的诊疗新进展。我深入接触到从新型自身抗体谱的精准解读与临床意义挖掘,到肌肉骨骼超声在早期关节炎筛查与疗效评估中的动态应用;从各类JAK抑制剂、生物制剂等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循证选择,到难治性狼疮肾炎、间质性肺病等重症并发症的最新管理策略。这些知识不再是停留在文献上的文字,而是鲜活地应用于临床决策、改写患者预后的关键工具。回顾那位辗转求医的“张阿姨”的案例,正是依托于这里完善的免疫学检测平台和对疾病早期“蛛丝马迹”的深刻理解,才得以拨开迷雾,实现从“对症处理”到“对因治疗”的跨越。这让我坚信,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保持知识迭代的速度,就是提升医疗质量的精度。
笃行实践之路,将学术智慧融入临床血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格外珍惜这次进修学习的机会,更加珍惜在每日的临床实践中,观摩专家们如何将前沿证据、技术进展与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并发症、经济状况及个人意愿)进行精妙的权衡与整合。我积极参与科室每周的学术沙龙,与来自全国的同道们深入交流,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策略优化、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慢病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免疫病患者围产期的多学科协作等议题上,碰撞思想,汲取经验。这个过程,是知识内化与转化的关键,它让我不断构思如何将所学的新理念、新技术,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我院的临床场景中,旨在构建更规范化、个体化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诊疗路径。

坚守医者初心,以责任担当照亮前行之路

白大褂象征着纯洁,更承载着千钧的重量。此次进修,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次深刻洗礼与重要加油站。导师们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忱、对病患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进修仍在进行,前行的方向也愈发清晰。我将把这里的所学、所感、所悟,化为未来工作的不竭动力,以更精准的诊疗技术为立身之本,以更温暖的仁心为服务之魂,在我所热爱的临床岗位上继续耕耘,为推动我院风湿免疫学科的稳步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进修人员简介

杨雪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康复医院肾病(内分泌风湿免疫)康复科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20余年临床诊疗经验,熟悉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同时持有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可为儿童心理健康及婚姻关系提供专业咨询支持。
熟练掌握内分泌科及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免疫疾病及骨关节炎、代谢性骨病、痛风、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及慢病管理。在救治重症狼疮、狼疮脑病、皮肌炎、血管炎合并呼吸衰竭等复杂病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熟练掌握糖尿病足伤口的处理及治疗,对1型、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炎、糖尿病足等的诊治及继发性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肥胖、甲状腺相关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经验,同步推进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足严重溃烂及坏疽病例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学术成果:发表核心期刊《移动消融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应用价值》;2020-2022年申请国家级课题并完成甲状腺穿刺及射频消融术;2022年参编《常见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诊疗要点》并出版。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