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还好吗?
胃,你还好吗?深夜食堂的诱惑背后,是消化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节日将至,夜宵诱惑加码,如何避免肠胃“亮红灯”?消化科专家为你揭秘深夜食堂背后的健康隐患,助你快乐过节不伤胃——让我们跟随日照市康复医院消化康复科医生李世超,一起看看如何正确守护肠胃,科学对待宵夜,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双节假期。中秋佳节和国庆长假即将来临,聚会、追剧、刷手机......夜深人静时,总有一万个理由让我们伸向那盘小龙虾、那串烧烤或是那块蛋糕。但在这场味蕾的狂欢背后,我们的肠胃正在经历着什么?
晚上吃夜宵,身体正在承受这些负担
胃酸分泌增加:夜间进食会刺激胃壁细胞释放大量胃酸,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正常情况下,夜间我们的胃酸分泌应该减少,但如果频繁吃夜宵,这种自然节律就会被打破。
胃黏膜损伤:夜晚时分,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增加,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进而损伤胃黏膜屏障。胃黏膜损伤后,会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不良与营养代谢失衡:夜间进食加重胃肠负担,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易引发腹胀、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如果夜宵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为主,还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带来脂质代谢异常、钙质流失加速等问题。
夜宵不当,可能引发这些疾病
肥胖症:晚上身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消耗热量减少,夜宵中多余的热量会变成脂肪储存体内。有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吃夜宵”习惯的人,坏胆固醇每年比正常人多增加,相当于每年给血管“多灌一层油”。
消化道疾病:长期吃夜宵,尤其是油炸、烧烤等食物,容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增加胃癌风险。食物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进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持续刺激。
睡眠障碍与记忆力下降:夜宵吃得太饱,胃、肠、肝、胆等器官在餐后会向大脑传送信息,引起大脑兴奋活跃,导致失眠。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记忆力。
代谢性疾病:经常吃夜宵会打乱人体生物钟代谢节律,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如何健康吃夜宵?李世超医生支招
当然,并非所有情况都不能吃夜宵。对于需要吃夜宵的人群,李世超医生提出以下建议:
把握进食时间:建议在临睡前1-2小时吃夜宵,给胃肠足够的消化时间。例如计划11点多睡觉,则在9点半之前吃完夜宵。
选择适宜食物:优先选择水果、谷物、豆类和奶类等清淡食物。这些食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消化吸收较为容易。推荐全麦面包、无糖酸奶、燕麦片等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控制食量:健康夜宵的关键不是吃饱,而是缓解饥饿感。上床睡觉前只要保证没有饥饿感即可,避免吃得太饱给身体增加负担。
中秋国庆双节健康饮食攻略
月圆人团圆,国泰方民安。面对中秋国庆长假,如何既能享受美食又能保持健康?以下是特别准备的饮食攻略:
避免暴饮暴食:面对丰盛菜肴和月饼等高脂高糖食物,控制食量,每餐七、八分饱即可。美食虽好,但过量会加重肠胃负担,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
注意膳食均衡:做到食物多样,每餐尽量包含蔬菜、水果、谷物、禽畜肉、水产品等多种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杂豆,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维持肠道健康。
保证食品安全:处理食物前、中、后都要及时洗手,厨房用具保持清洁,生熟食物及其用具要分开。所有食物,尤其是海鲜和肉类,一定要烧熟煮透。
规律作息,吃动平衡:假期尽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进行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帮助消耗多余热量。
合理享用月饼:月饼作为高脂高糖食品,不能代替正餐。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特殊人群尤其要控制食用量。
李世超医生最后强调:“夜间是身体修复和休息的时间,让胃肠道也得到充分休息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在假期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关注自己的健康,避免因不当的饮食习惯给身体造成负担。”
健康饮食是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愿大家在国庆中秋期间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度过一个愉快又健康的双节假期!
消化康复科
日照市康复医院消化康复科配有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幽门螺杆菌检测仪(呼气试验)等先进设备,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解除病人对内镜检查的恐惧及痛苦,对消化道肿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科内医生多次到北京、济南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科室常规开展消化系列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对食管炎、慢性胃炎(萎缩性)、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各种肝病、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学良,日照市中医医院胃肠肝胆学科首席专家张加军定期坐诊康复医院!
坐诊地点:9号楼1楼消化内镜中心
咨询电话:7931133
联系人闫梅:15763360651
- 上一篇:国庆小长假,一定带娃去一次!
- 下一篇:您的心跳,跟上假期的节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