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

咨询电话

0633-7991600 0633-5213778
健康科普

康复课堂丨吃饭时常说的一句话,竟然危害那么大!

时间:2025-03-31发布:日照市康复医院

康复课堂

吃饭的时候旁边总有人热心地说

“快,趁热吃!”

认为是能先一步享受

食物最新鲜的味道

殊不知

这样的小小细节背后

却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01


吃太烫会得食管癌

食管,上接口腔,下连胃。这个“管道”是由肌肉组成的,里面覆盖着一层“容易受伤”的黏膜。

当食物温度超过65℃,就会烫伤食管黏膜。受伤的黏膜上皮细胞就会脱落,新生的细胞不断增生。

image.png

如果长期吃得太烫,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就会产生慢性炎症刺激作用,“精神错乱”的新生细胞就会加快增生速率,出现异型增生,也就是上皮细胞在形态学和排列结构方面出现异常进而可能发生癌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估报告称,超过65℃的热饮,属于2A类致癌物,有致癌风险。此外,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十分粗糙、坚硬,对食管黏膜也是一个暴击,长期以往会使黏膜产生异常增生,加速食管癌的发生。

image.png


02


食管被烫伤,其实感觉并不明显

相比于嘴巴,食管对温度并不敏感,就算被烫到了,也没太大感觉。因此,吃东西时如果被烫到嘴,很多人会赶紧把它咽下去,觉得这样就不烫了。

image.png

刚出锅的饺子、刚从火锅里捞出的肉丸、刚出笼的灌汤包、刚煲好的靓汤……每一口烫嘴的食物,都会对食管带来一次伤害。但你却毫不知情,甚至有些人还特别喜欢这种“嘴巴被烫到,胃里热乎乎”的感觉。

如果真有一天你感觉到食管有异常,那可能已经晚了。


03


食物的最佳温度,其实是...

刚烧开的开水,或者是刚煮好的面条,很多人还没等放凉就咽下去了,温度肯定是超过65℃的。

image.png

人体适宜的进食温度为10℃—40℃。

开水烧开后,倒入杯中放置几分钟,就会降到65℃左右;像火锅这样含油量较高的,温度降得会稍微慢一点。

所以把热饮、热食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口了再食用。


牢记这6点,吃饭不伤胃!


消化康复科医生提醒:





1.拒绝“趁热吃”

食物温度超过65℃会烫伤食管黏膜,长期可能诱发癌变。热食热饮先晾一晾,用嘴唇试温后再吃。

2.细嚼慢咽别赶时间
粗糙坚硬的食物会划伤食管,充分咀嚼能减轻肠胃负担,降低黏膜损伤风险。

3.少吃刺激性食物
过辣、过酸或高盐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引发炎症。清淡饮食,保护消化道健康。

4.避免“冷热交替”
一口火锅一口冰饮,温差过大会导致胃肠痉挛,引发腹泻或胃痛。

5.饭后不要立马“躺平”
进食后1小时内避免平躺或剧烈运动,防止胃酸反流灼伤食管。

6.定期体检早筛查
长期胃部不适、吞咽困难等症状需警惕,40岁以上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咨询电话:7931133


胃和食管是“沉默的器官”,受伤时往往没有明显痛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才能远离消化道疾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