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破】首例!3D打印辅助下踝关节置换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踝关节是承载人类运动的“基石”。踝关节扭伤处理不当极易转变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更有甚者导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近日,日照市康复医院骨科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一例个性化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踝关节置换手术,实现骨科专业的又一重大突破,为终末期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

57岁的李女士(化名),深受踝关节疼痛困扰10余年,其右踝关节在两年前已行关节融合手术,近2年左踝关节疼痛加重,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影响夜晚入眠。多家医院诊断为“左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均建议行踝关节融合手术;考虑到右踝关节术后效果未如预期般显著改善,日常活动依然受限,李女士在面对左踝关节融合手术的建议时难以抉择。


经多方求医,李女士慕名找到我院骨科主任尹绍猛就诊。为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尹主任带领骨科团队医生详细分析患者术前影像资料,结合患者年龄、综合身体状况和保留踝关节功能的强烈意愿,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最终决定为李女士行既能消除疼痛、又能保留踝关节活动度的全踝关节置换术。

传统全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在术中反复透视对位对线,操作步骤复杂,手术时间长,医患双方均受到较大辐射量。对于终末期踝关节炎,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踝关节融合术,但术后踝关节原本承受的压力容易转移至邻近关节,增加邻近关节退变风险。

移动式C形臂X射线系统术中实时动态成像
而3D打印假体踝关节置换术的独特优势是:根据患者骨质特点量身定制截骨导板和胫骨远端假体,在保留踝关节活动度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骨量,同时保护临近关节,防止相邻关节因压力增高而导致继发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踝关节假体放入
术前骨科团队结合步态分析数据,充分利用3D打印技术在数字骨科领域的优势进行辅助;术中麻醉团队高效协助,手术过程精准仔细、环环相扣,手术成功实施;术后在骨科医护人员及家属的精心照料下,李女士恢复顺利。她满脸笑容地对尹主任说道:“脚脖子终于不疼了,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的发生常与既往的踝关节韧带损伤、软骨磨损有直接关系。既往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唯一方法,术后虽能缓解疼痛,但患者面临后足僵硬、临近关节退变加速、骨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全踝关节置换术可以很好地保留踝关节活动度,为终末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全踝关节置换术国内引进晚、手术精度要求严格,对手术医生的技术及经验要求极高。本例个性化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全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终末期踝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骨科团队也将继续勇攀医疗技术高峰,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生活的希望。
专家介绍
尹绍猛
主任医师、副教授
日照市康复医院首席骨科专家、骨科主任
擅长:脊柱内镜,关节镜,人工关节置换,骨科疑难杂症,周围血管病变。已独立完成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手术近3000例;独立完成脊柱内镜手术2000余例,肩、膝关节镜手术2000余例、颈椎前后路开放手术、腰椎后路TL IF手术2000例,骨肿瘤巨创手术200余例。
执业经历:曾任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兼关节病区主任、宁波明州医院骨科主任、江苏澳洋医院骨科中心主任、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骨科主任;河北承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原副主委、张家港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原副主委、宁波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原委员、苏州市外科学会委员、血管外科委员、江苏省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骨科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北大三院骨科、北大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进修学习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关节镜技术。主编、参编骨科专业著作两部,发表SCI论文及全国期刊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