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新闻中心

咨询电话

0633-7991600 0633-5213778
科室动态

“俺要回家看孙子!”

时间:2025-10-23发布:日照市康复医院

从不能到能,

见证康复的力量

——日照市康复医院职业功能训练科



“我要好好康复,等恢复好了,我还要回家看孙子呢!”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陈阿姨对回归家庭、拥抱亲情的深深渴望。

原来,50多岁的陈阿姨(化名)在一个月前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脑出血,导致右侧身体无法活动,言语表达也变得困难,严重影响了她和家人的日常生活。想到即将出生的孙子,自己却卧病在床,陈阿姨一度难以接受,陷入了焦虑和自我怀疑,对未来也感到十分迷茫——“现在连自理都成问题,以后可怎么办啊?”这份无助,让她倍感煎熬。

在家人陪伴下,陈阿姨转至我院康复诊疗中心寻求康复治疗,职业功能训练科的康复治疗师袁芮玉在帮助陈阿姨进行全面评估后,明确了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上肢运动功能严重受损,手臂无法抬起,手部不能抓握,同时脑出血后遗留的意识模糊问题也亟待改善。袁芮玉深知,在此关键时期,专业的康复干预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帮助她重获自理能力、预防肌肉挛缩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唯一途径,更是为她后续恢复扫清障碍的关键一步。这份清晰的认识,让后续的每一次努力都更有方向。

01

精准评估,定制个性化上肢康复方案


针对陈阿姨的情况,袁芮玉为其制定了“感觉刺激+任务导向型作业疗法+手法训练”三位一体的康复方案:

感觉刺激训练

通过平衡垫训练激活上肢和躯干的本体感觉,提升姿势控制能力;关节位置重现训练,增强关节感知灵敏度;抗阻练习唤醒肌肉记忆;闭眼动作训练则帮助她在视觉受限时,更好地依靠身体感觉完成精细动作。

任务导向型作业疗法

借助健侧手带动患侧,完成插木钉、举棍、取水杯等贴近生活的动作,逐步重建手部功能与协调性。

手法辅助训练

通过主被动关节活动、筋膜放松与神经促进技术,逐步唤醒她手臂与手指的主动活动能力。

02

30天的坚持,从不能到能的转变


康复过程中,袁芮玉始终密切关注着陈阿姨的每一次进步,并对她的心理状态予以悉心疏导,不断给予她鼓励和支持。陈阿姨积极配合每一堂训练课,康复治疗师也根据她的进步,每周动态调整方案。一周后,陈阿姨的运动与感知功能明显改善,焦虑情绪逐渐缓解;一个月后,她已经能用手取物,缓慢梳头,完成一些基本动作。

如今,陈阿姨不仅实现了基本自理,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为后续康复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点一滴的进步,不仅让她重拾信心,也让家人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方向。

袁芮玉表示,作业治疗的意义,或许不在于治愈了多少个关节,而在于帮助一个人重新“抬起了手”,重返热爱的工作,拥抱牵挂的家人,或者仅仅是重新找回在阳光下散步的快乐。它让医疗的终点,不再是“出院”,而是“回归生活”。



袁芮玉

职业功能训练科康复治疗师


袁芮玉,日照市康复医院康复诊疗中心职业功能训练科康复治疗师。毕业于济宁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后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系统实习,具备扎实的康复临床工作经验。在多年的康复实践中,先后轮转于PT(运动治疗)、OT(作业治疗)、ST(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中医针灸及心肺康复等多个科室,积累了全面的康复评估与治疗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疾患开展综合康复干预。专业领域涵盖认知功能障碍、脑外伤、脑卒中、肿瘤及烧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熟练掌握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并注重结合健康宣教,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温暖且高质量的康复诊疗服务。


康复诊疗中心简介


(7号康复楼)

康复诊疗中心位于7号康复楼3楼,面积3700平方米,诊疗床位40张,下设手法治疗科、运动康复科、康复功能评定科、职业功能训练科、物理因子治疗科、吞咽言语治疗科6大科室;划分肌骨康复治疗区、神经康复治疗区、智能康复治疗区、SET悬吊治疗区、职业功能治疗区、吞咽治疗区、言语治疗区、物理因子治疗区、肌骨康复评定区、神经康复评定区、三维步态评估分析实验室等亚专业区域。

中心配备运动心肺评估与治疗系统、三维步态评估及分析系统、外骨骼机器人、SET悬吊治疗系统、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数字OT评估及治疗系统等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300余台。

专业康复治疗师41人,均为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经过北京康复医院进修学习,有着丰富的康复诊疗经验,开展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老年康复、呼吸康复、胃肠康复、产后康复等,针对不同疾病提供专业康复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尽可能地恢复和提高患者的各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更早的回归家庭和社会。

咨询电话:7931153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