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咨询电话

0633-7991600 0633-5213778
医院动态

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时间:2025-10-20发布:日照市康复医院


在医学的浩瀚海洋中,护理是一片充满温度与力量的港湾。它始于专业的精研,成于关怀的细节。

对于一名优秀的护理人而言,学习从未止步。每一次外出进修,都是一次知识的淬炼、视野的开拓和初心的重温。他们带着临床中的疑问出发,满载着前沿的理念与技术归来,只为能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温暖的照护。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三位护理骨干的进修故事,聆听她们在专业道路上求索前行的心声,感受那份源于热爱、归于责任的成长与感悟。


翟婷,主管护师,日照市康复医院急诊科护理,毕业于滨州医学院,拥有15年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经验及涵盖儿科、妇科、心脏康复、重症康复及门急诊等多科室轮转工作经历,培养了全面的临床护理视野与综合处置能力。专业领域涵盖各类急慢性伤口处理,包括压疮护理、皮脂腺囊肿术后护理、外伤缝合切口换药等;同时精通肠造口袋更换与健康宣教,能熟练处理相关并发症。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温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翟婷


日照市人民医院进修感悟

今年七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第五期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班。此次培训意义深远,不仅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更拓展了专业视野,提升了临床实践能力。从课堂到临床、从理论到实操、从所见所闻中,每一环节都让我深受启发,收获满满。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两大模块,使我对伤口造口护理的整体管理、教育推广及前沿进展有了系统而深入的认知。例如,伤口湿性愈合理念、慢性伤口处理策略、造口定位技巧及其周围并发症的应对方法等,均在课程中得到了详细讲解。同时,借助这一宝贵的学习平台,我也有机会与来自各地的专科护士交流探讨,解决了许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临床实践阶段,我深入日照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门诊手术室、淋巴外科及门诊换药室等多个科室参与学习。各科室护理团队专业素养高、实战经验丰富,能够迅速分析并解决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的良好环境。

通过系统学习急慢性伤口管理、造口护理技术及并发症处理等核心内容,我不仅掌握了现代伤口护理理论与压力性损伤分期护理等专业知识,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精准评估伤口、科学选用敷料只是基础,真正考验的是如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而在造口护理中,敏锐的观察力尤为关键,能够帮助我们及时识别皮肤过敏、排泄物渗漏等潜在风险。

此次学习让我认识到,专科护理不仅是严谨的医学实践,更是一门持续精进的艺术。每一次规范操作,都直接关系到临床决策的准确性与患者的康复质量。带教老师的现场指导也让我意识到,规范操作不仅体现技术水准,更是对患者尊严的尊重——轻柔的动作、隐私的保护、疼痛的细致评估,这些细节共同构筑了专业护理中不可或缺的温度。

初次接触造口患者时,面对鲜红的肠黏膜与复杂的护理流程,内心不免有些忐忑。指导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造口是患者的第二生命,我们的专业,就是他们的尊严。”这句话让我深刻理解了“以患者为中心”并非空洞的口号,一个不合适的造口底盘,可能让患者承受数日的渗漏与疼痛。学习培训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这一岗位对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的双重要求。



参与系统化的专科培训,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淬炼,更是对职业使命的深层体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思维为根基,以人文关怀为灵魂,才能真正在患者康复路上点亮希望之光。

每当看到患者自信地走出病房,家属真诚地道一声“谢谢”,所有的辛劳与疲惫,都在那一刻化为沉甸甸的职业自豪。未来,我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以精准的医学知识与温暖的人文关怀,帮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与尊严。


于祥梅,日照市康复医院消化康复科护理,毕业于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长期专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康复护理,在患者术后康复、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9年赴日照市人民医院进修普外科术后护理;2025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内镜诊疗科系统学习内镜诊疗护理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从诊疗到康复的全周期护理服务。


于祥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感悟

医学的进步,源于持续不懈的学习与探索;患者的康复,离不开技术的精进与关怀的融合。在消化康复科这一连接着疾病治疗与功能恢复的重要领域,每一次专业的进修与沉淀,都承载着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也推动着护理工作从基础照护向专科化、人本化的深度迈进。


今年8月,我有幸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内镜诊疗科,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这次学习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系统更新,更是一场从理念到技能的全面重塑。从课堂到临床、从理论到实操、从流程规范到人文细节,每一环节都让我深受启发,对消化内镜护理工作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

在这里,我系统学习了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全流程质控要点、精密仪器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以及各类内镜下治疗术的配合技巧。通过带教老师的细致讲解和手把手指导,我进一步认识到,内镜护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关乎患者安全的质量工程。每一个环节的严谨执行,都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提升与感染控制的落实。


更重要的是,我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有了更具象的体会。在内镜中心,护理不再局限于术后康复的范畴,而是贯穿于检查前、中、后的全过程。例如,在胃镜检查前,我们不仅要严格评估禁忌症,更要耐心做好体位指导与心理疏导:“请您取下活动假牙和眼镜,放松身体,采取左侧卧位,紧靠挡板,屈膝……检查过程中如果有口水,让它自然流出就好,不用紧张。”这些看似简单的沟通,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为检查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样,检查后的健康宣教——如提醒患者必须有家属陪同离开、当日禁止驾车、饮食注意事项等,也是护理责任的重要延伸,体现了全程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消化康复科的护理是一个从“管”到“镜”、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闭环。普外科的术后护理教会我在复杂情境中守护生命的韧性,而内镜护理则让我学会在细微之处体察患者的需求,传递专业温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再重返岗位时,我将把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理念,切实运用于日常工作之中,不断提升专科护理能力,以更扎实的技能和更温暖的关怀,服务每一位患者,为医院消化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璐

王璐,日照市康复医院骨科护理,于2023年通过国家级“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考核,系统掌握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康复训练及并发症预防等专科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擅长制定并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专注于术后功能锻炼、疼痛管理、跌倒风险防控及康复指导,致力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感悟

三个月的术中电生理进修时光转瞬即逝,这段专注于神经功能监测与评估的学习经历,不仅填补了我在该领域的知识空白,更让我对“精准医疗”在外科手术中的实践有了深刻认知。

进修之初,我对术中电生理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面对复杂的监测波形和实时数据常常手足无措。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从基础的设备操作学起,逐步掌握了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等常用监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场景。通过参与神经外科、脊柱外科等多科室的手术监测,我亲眼见证了电生理信号如何为术者提供“神经导航”——当监测波形出现异常时,及时提示术者调整操作,有效避免了神经损伤,这让我真切感受到这项技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电极放置的精准度、信号滤波的参数设置、麻醉药物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左右判断的准确性。记得在一台脊柱侧弯矫正手术中,由于患者体位变化导致电极接触不良,MEP信号一度减弱,我与团队迅速排查问题、重新固定电极,最终确保了手术安全进行。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术中电生理监测不仅是技术活,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唯有严谨细致,才能为患者筑牢神经安全防线。

此外,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也在进修中愈发凸显。术中电生理监测需要与术者、麻醉医生、护士紧密配合,实时沟通监测结果,共同制定应对方案。在多次多学科协作案例中,我学会了如何清晰、简洁地向术者反馈关键信息,也理解了不同岗位在保障手术安全中的协同作用,这为我今后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协作经验。

学习永无止境。未来,我将把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监测水平,以更精准的术中电生理技术,为患者的神经安全保驾护航,在守护生命健康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