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院长行政查房走进呼吸康复科(介入 肿瘤)!
立秋时节,寓意沉淀与蓄力。8月7日,日照市康复医院院长行政查房工作小组走进呼吸康复科(介入 肿瘤)开展本年度第十三次深度行政查房,中医院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随行学习观摩,为即将在院内启动的行政查房工作积累经验。



工作组聚焦科室实际运行,认真检查医护排班、工作流程,详细了解住院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反馈。同时,对医疗设备运行维护、药品规范管理、感染控制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与评估,确保医疗行为规范、安全、有效,全力保障患者安全与康复效果。



查房过程中,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立足管理职责,重点查看病历书写质量、重点患者管理情况以及“10S”管理执行效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坚持“立行立改”,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立即协调解决;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明确记录,列为座谈会重点议题,确保问题有回应、整改有方向、落实有成效。







专题座谈会上,呼吸康复科(介入 肿瘤)主任王清鹏全面汇报科室工作。重点介绍科室日常运行情况、工作亮点,客观分析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围绕科室长远规划,提出了具体需要医院支持的事项与发展设想,为深入讨论奠定了基础。
针对汇报和查房反馈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逐一回应,结合各自分工,对科室提出的发展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与支持路径,并对呼吸康复科(介入 肿瘤)未来的学科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座谈会聚焦实际问题,讨论务实深入,为科室在立秋时节积蓄力量、谋划发展凝聚了共识,明确了路径。
康复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中医院党委副书记吴希军强调,一要做好互联网信息化与智能化服务建设工作,持续优化升级服务体系,提升便捷性与效能。二要强化学科建设与区域肿瘤防治中心打造,深化与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合作,引进专家资源;聚焦“防筛诊治康安”全链条,充分发挥中医及康复特色优势;成立专项肿瘤小组,全力推进区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三要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学习培训;规范交接班流程;强化危重病人管理;高效做好病房结算工作。四要优化运营保障与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优化运营保障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定期组织防火演练等专项培训与演练,筑牢安全防线。五要务实开展行政查房工作, 坚持“看医生、看护士、看现场、看问题”,务求实效。



立秋,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但已暗藏季节转换的信号:偏北风渐起,昼夜温差拉大,暑湿未退而燥邪悄生,正如古人所云“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中医认为,此时人体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养生需顺应“收敛”特性,注重养阴润燥、调和身心。

立秋养生“三防”:筑牢健康防线
防燥:润燥养阴护肺津
立秋后燥气逐渐盛行,易化作燥邪伤及肺津,出现口干鼻燥、咽干咳嗽等不适。此时养生核心在于“养阴润肺”,可适当多吃百合、银耳、莲子、南瓜、梨、甘蔗、蜂蜜等具有润燥功效的食物,通过饮食为身体补充津液,缓解秋燥困扰。



防“散”:增酸少辛敛肺气
中医认为“秋气应肺,肺欲收”,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可适当食用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酸味果蔬;而葱、姜、蒜、韭等辛味食物易发散肺气,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肺气过盛,引发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需尽量少吃。
防寒:温差变化护阳气
立秋后“秋老虎”已来,但早晚已现凉意,“立秋一日,水冷三分”正是此理。夜间空调不宜开得过低,需适时关窗保暖;日常避免空调、电扇直吹身体,尤其要保护脖子、后背、脚部等血管丰富的部位,不可再过度贪凉,应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规律,气温低时及时添薄衣御寒凉。

立秋后,几种疾病要防好
1、心脑血管病
在夏秋交替时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梗死并不少见。“秋老虎”闷热、高温的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2、中暑
虽然已到立秋,但并不意味着就告别了暑热。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免疫力下降,甚至不少人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
3、腹泻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
4、风燥感冒
立秋时节,容易出现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干”,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少痰或无痰。
5、过敏
立秋后,因为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眼痒、咽痒就诊的患者剧增,有的还伴咳嗽、喘息、胸闷、憋气等哮喘症状。如果有反复的鼻塞流涕喷嚏和咳嗽的症状,应及时排除是否是过敏导致的鼻炎和哮喘;单纯鼻炎的患者也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引发哮喘。
6、关节炎
立秋之后,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夜间寒气渐渐袭人,因此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许多患者夏天对着空调吹没事,立秋过后,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要注意关节的适度避风、保暖。

中医特色养生:防感冒、护呼吸
擦迎香防感冒:立秋温差大易感冒,可用双手大鱼际在鼻翼两旁迎香穴反复擦动200次,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增强鼻部抵抗力。
摩喉防哮喘:仰头伸直颈部,拇指与四指分开,虎口对准咽喉部向下按搓至胸部,适当用力,可止咳化痰,预防秋季哮喘复发。
揉腹健脾胃:立秋至秋分属“长夏”,湿气易困脾。可两掌相叠从胸口向小腹摩运,再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最后沿两肋向上,配合“向上吸气、向下呼气”,促进脾胃运化。

- 上一篇:硬核!权威专家授课,学习不停歇!
- 下一篇:全县影像介入学术会议在我院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