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咨询电话

0633-7991600 0633-5213778
医院动态

巾帼风采展 | 致敬莲康“她”力量(一)

时间:2025-03-07发布:日照市康复医院
图片

巾帼风采展
图片

她们,是攻克顽疾的“生命卫士”,用精湛医术与病魔较量,与死神赛跑;

她们,是温柔细致的“白衣天使”,用贴心护理抚慰病痛

她们,是一丝不苟的“健康哨兵”,用精密检查为精准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她们,是默默无闻的“保障团队”,用辛勤劳动保障窗口、后勤服务的高效运转...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守护人民健康的“巾帼卫士”!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日照市康复医院推出《致敬莲康“她”力量》专栏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近身边这些可爱可敬的女性榜样,记录她们工作中的动人风采,走进她们的奋斗历程,感受她们的热忱与坚守



【莲康“她”力量·医师篇】

仁心仁术,巾帼担当

图片



图片
消化康复科主任     闫梅
图片



她果断干练,学医就选能治病救人的临床专业;她沉着冷静,善于解决临床疑难重症病例;她博闻强识,总能发现疾病背后隐藏的真相;她认真履职,在心中埋下仁医仁术的种子,用“镜”下妙手回春术,成为百姓健康的“保护神”。她就是日照市康复医院消化康复科主任——闫梅。

5cdd35741c4296e577bfc9f3edf17f5.jpg


“心怀大爱,以患者为中心”

在多数人眼中,内科医生的工作或许仅仅是每日出诊、阅片、报告,其实不然。消化康复科是一个独特的科室,是一个有手术的内科。对于闫梅来说,从医之路是从做胃镜肠镜开始的,随后独立进行简单治疗到专攻某一技术操作,闫梅就是这样逐步成长、默默坚持着。

闫梅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已有30余年,一毕业,她便选择了内科工作。“做好主动服务、细节服务、感动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心愿。这是闫梅经常说的一句话,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她在工作中永远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为一个又一个的患者解除病痛,收到锦旗更是不胜枚举!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图片
图片
图片


消化康复科是集消化门诊、病房、内镜室为一体的临床科室,她的身影每天都穿梭在病房、内镜室、门诊中。每个工作日早晨闫梅都第一个到达病房,对所有在院患者进行床头查看,特别对危重患者及行内镜手术前后患者耐心进行诊治指导。查看完患者立即赶赴内镜室投入到紧张而又忙碌的胃肠镜操作及治疗中,在闫梅的带领下,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数量大幅度增长。因胃肠镜检查及治疗需患者空腹,为减少患者等待时间,闫梅带领科室加班是常事,忙起来经常忘记吃午饭,结束当天内镜工作任务时,看到值班室桌上的午饭,她不忘开玩笑说“太好了,今天又可以省下一顿饭当晚餐了,又减肥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可以看出她永远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的精神,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工作态度。


图片


从医以来,闫梅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消化内科患者病情凶险、复杂且多变,面对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她都会亲自到床旁询问病史并一遍遍查体,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争取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诊疗。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闫梅永远心系患者。

图片


“精益求精,践行医者使命” 

闫梅是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整合消化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日照市医学会第一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日照市医学会第二届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对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各型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断、筛查、各种低血糖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症,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血脂紊乱等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无痛胃肠镜的检查。作为消化康复科带头人,闫梅不仅重视自身业务水平,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不但积极传授年轻医师消化内镜操作与诊疗技术,而且定期开展一次科室业务学习,学习本专业先进诊疗技术及知识更新。

她常说,“医学没有捷径,唯有终身学习。”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始终用仁心仁术书写医者大爱,以巾帼之姿彰显时代担当。她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医学精神的传承者,激励着后来者在白衣征程上砥砺前行!



【莲康“她”力量·护理篇】

刚柔并济,温情守护

图片



图片
老年康复五科护士长     潘月潇
图片

图片

她的笑容温暖如阳,她的态度执着坚定。无论是繁琐细碎的日常护理,还是棘手紧急的突发状况,她都能以专业且沉稳的姿态应对,事无巨细皆处理得有条不紊,科里的爷爷奶奶们对她满是赞誉。她以温柔为底色,用坚韧作笔触,在老年康复这片天地中,精心绘就生机与希望。她便是在护理岗位上默默耕耘了 16 载的老年康复五科护士长——潘月潇。

1a3289ba119ee7db4797f9afcea8d73.jpg


从“新手”到“主心骨”,她用脚步丈量责任


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潘月潇先后在母婴保健及门诊部工作, 2023年初因医院工作需要毅然转战老年康复领域,虽然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护理工作经验,但是面对科里60多位失能、半失能老人,这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坦言:“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学习。”

图片

为了摸清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性格喜好甚至生活习惯,她开启“沉浸式工作模式”:清晨提前到岗观察老人状态,午休时翻阅病历加深了解,深夜梳理流程优化服务。短短一个月,她不仅将每位老人的名字、病史熟记于心,更将科室繁杂的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从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到老人每日餐饮,从优化应急预案到完善科室制度,她像一位细心的“管家”,让科室在高效运转中又始终流淌着温情。

222.jpg


在潘月潇的字典里,护理不仅是“治病”,更是“愈心”。她深知科里“老小孩”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医疗照护,更是心灵上的陪伴与尊严。于是,潘月潇在工作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与老人间的沟通交流、贴心问候,她认真倾听老人们的回忆与烦恼,用温暖话语给予安慰与鼓励,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被关心、被尊重。“小潘每天都变着花样逗我说话,现在我觉得活着真有滋味!”一位曾因中风导致心情郁闷的爷爷微笑着说道。


用爱守护,以柔肩担起生命的重量


在做好临床业务的同时,作为护士长的潘月潇还不忘加强学习,她深知,老年康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护理单元,每一位老人就像小朋友一样需要用心呵护。因此,她需要科室所有的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等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使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有章可循,从而更好地服务老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她像亲人一样为老人们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护理,在工作时变着法子地哄老人开心。温暖阳光、尽心尽责、和蔼热情的工作态度,滋润着老人和家属的心灵。“老年护理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质量。”这是潘月潇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会在李奶奶抗拒吃药时,像哄孩子一样用一颗糖果“谈条件”;她发现王爷爷总盯着窗外发呆,便悄悄在他床边摆上一盆绿植……家属们常说:“她把我们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疼。”这份细腻,让冰冷的病房变成了充满烟火气的“家”。

“每次爷爷奶奶们能对着我笑一笑或者说句话,我都觉得这是对我们日常护理工作最好的回馈。”或许,这正是医者最美的模样:以专业为盾,以仁爱为灯,在平凡的岗位上点亮不平凡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