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
防
多“柿”之秋
秋天是柿子丰收的季节,金黄诱人的柿子不仅口感甜美,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许多人喜欢在这个时节品尝新鲜的柿子。


不可贪吃!
但是您知道吗?如果食用不当,这种美味水果可能会在胃里形成可怕的“胃石”,让人从享受“口福”变为承受“负担”。
不久前,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刘大哥(化名)捂着肚子来到我院急诊科,描述自己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有恶心、反酸,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了一周多。医生询问刘大哥的饮食习惯后发现,他最近有连续几天吃鲜柿子的经历,有时还是空腹食用。这一关键线索立即让医生警觉,推断其不适症状很可能就是胃石症的典型表现。
随后的胃镜检查结果让人吃惊:刘大哥的胃里形成了一个约5×6厘米大小的胃石,表面坚硬,正在摩擦和刺激胃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和糜烂,如得不到及时处理,会有引发穿孔的风险!


消化康复科团队立即为患者安排了内镜下碎石术。在高清内镜的辅助下,凭借娴熟技术成功将胃石碎解,及时解除了胃穿孔与出血的隐患。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复查显示胃石已完全排清,溃疡也已大部分愈合。他不禁感慨道:“这下记住了,柿子再好吃也不能贪嘴多吃、更不能空腹吃!”
哪些食物容易形成胃结石呢?
胃结石,又称胃石、胃石症,常见诱发胃石症的食物有山楂、柿子、黑枣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鞣酸、果胶、纤维素等,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分子较大的但又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逐渐沉积,这些物质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顺利通过幽门部,就会在胃内停留时间变长,在胃酸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结石。尤其当人体处于空腹状态时,胃部分泌的胃酸量较多,使得鞣酸、果胶等物质更容易与之结合,从而加剧了胃石的形成风险。
形成胃结石后会有哪些症状?
胃结石患者通常有近期食用山楂、柿子等的诱因,而后出现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反酸、烧心等不适感,严重者出现呕血、黑便等危急状况。
如何治疗胃结石?
内镜下碎石术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内镜直视下将结石反复切割碎裂,最后随粪便排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而且可以同时检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如果结石较小且松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碱性液体、可乐等方式软化结石,促进结石排出。
胃结石的预防
要避免空腹和大量食用柿子、山楂等富含鞣酸的食物,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腹部术后和其他有胃肠功能障碍的人以及老年人群体,当然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另外,规律饮食,多喝水和多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亦能避免胃内过多的物质堆积成结石。
专家提示
消化康复科主任闫梅特别提醒:
一旦有了相应的症状,
需要及时就医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1️⃣ 食用高风险食物后若出现持续腹痛、腹胀、黑便,请立即就医;
2️⃣ 空腹吃山楂=给胃埋"定时炸弹",建议餐后食用且每次不超过5颗;
3️⃣ 胃结石拖延治疗可能导致胃穿孔、肠梗阻,黄金治疗期为发病72小时内。

学科带头人
闫梅 消化康复科主任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整合消化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日照市医学会第一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日照市医学会第二届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对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对各型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断、筛查、各种低血糖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症;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血脂紊乱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无痛胃肠镜的检查,从事消化科专业30余年,实施胃肠镜诊疗2万余例。
消化康复科

日照市康复医院消化康复科配有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幽门螺杆菌检测仪(呼气试验)等先进设备,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解除病人对内镜检查的恐惧及痛苦,对消化道肿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科内医生多次到北京、济南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科室常规开展消化系列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对食管炎、慢性胃炎(萎缩性)、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各种肝病、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江学良
张加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学良,日照市中医医院胃肠肝胆学科首席专家张加军定期坐诊康复医院!
坐诊地点:9号楼1楼消化内镜中心
咨询电话:7931133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