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大叔“三战心魔”!

8月的一个傍晚,69岁的于大叔手捂胸口再次踏入医院大门——这已经是几日内第三次出现胸痛症状,而且这次持续的时间格外长,口服药物治疗后胸痛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曾做过两次心脏手术的于大叔心里明白:这次胸痛非比寻常,必须立即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心脏警报再响,复杂病史下的严峻挑战
原来,于大叔的“心病”由来已久。早在2021年,他就因冠心病在外院植入了冠脉支架;2023年,又接受了药物球囊扩张治疗。两次手术后虽坚持服药,但这一次凶险的胸痛提示——心脏血管很可能再次拉响了警报!

心电图提示于大叔心肌缺血严重。为明确冠脉病变情况,心脏康复科主任吴志刚带领团队迅速完善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证实了团队的预判:于大叔心脏的一处关键血管(左回旋支远段)发生了极其危险的狭窄——堵塞程度高达90%!这意味着血流几乎被阻断,心肌细胞正因缺氧而发出求救信号,另一处血管也有50%的狭窄。

面对如此严峻的血管狭窄,为避免左回旋支远段这处关键“生命线”完全堵塞引发更严重后果,心脏康复科团队迅速制定了周密的介入治疗方案。手术台上,导丝精准到达病变远端。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使用球囊对最严重的90%狭窄处进行了充分扩张。


再次造影评估显示:目标血管的狭窄程度已由术前的90%显著降低至约70%,血流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术后,于大叔的胸痛症状随即显著缓解。

介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临床治疗阶段的完成,随之而来的是系统化心脏康复的重要阶段。吴志刚强调,对于于大叔这样反复出现血管问题的冠心病患者,术后科学、系统的心脏康复至关重要,这关系到长期生活质量和预防再次发病。心脏康复科团队为于大叔启动了全面的康复计划:
严格使用抗血小板、降脂、控制心率血压等药物,稳定血管状态。
在严密监护下进行安全有效的运动,逐步提升心肺耐力。
提供专业的营养、戒烟、心理及睡眠管理指导。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评估,及时调整康复策略。


于大叔的经历再次敲响警钟:持续的胸痛是心脏发出的强烈求救信号!尤其对于既往有冠心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超过15-20分钟的胸痛不缓解,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导致更多的心肌细胞永久性坏死。立即行动,拨打急救电话,就是给心脏争取最好的生机!

心脏康复科目前有员工14人,其中医师5人,康复治疗师1人,护士8人,标准床位51张。
科室主要从事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早搏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规范诊疗。常规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冠脉介入治疗是解决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挽救濒临死亡或严重缺血的心肌,从而恢复心肌细胞功能,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因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猝死,改善了近远期预后,极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科团队引进国际先进康复理念,通过运动(主要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运动心肺、运动踏车)、营养、药物和心理干预等手段,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减少心脏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咨询电话:7931102
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18年。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山东医师协会心脏康复医师分会委员、日照市第二界脑心同治委员会委员。
擅长心内科常见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放置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